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安全工程师 > 管理知识

2018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考点:事故预警机制

快考吧  发布时间:[ 2018-09-30 09:50:42 ]   发布人:luopiaopiao   【】 点击数:

导读:

要参加2018安全工程师考试的考友们,快乐考为大家整理了“2018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考点:事故预警机制”,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祝大家考试顺利,更多动态请关注快乐考网站的更新!

  (五)事故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预警系统的组成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完成预警功能)和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两部分组成

  (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1、监测系统:采集监测对象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信号转换,计算机处理,输出到外围设备上。

  2、预警信息系统

  预警依据: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

  原始信息: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事故信息。

  预警信息系统组成: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

  (1)信息收集

  (2)信息处理

  (3)信息的辨伪:初始信息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加以辨伪。辨伪方法5种:

  ①多种信息来源的比较印证,有矛盾则来源有误。

  ②分析信息转输过程。

  ③整理分析,与事理相悖,则来源有伪。

  ④反证性分析,反证结果偏误较大,则有误或过时。

  ⑤不利性反证,假定信息为真,若这种不利情况很多很严重,则这种信息应慎用。

  (4)信息存储

  (5)信息推断:利用现在信息或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

  信息基础管理要求:

  ①规范化,②标准化,③统一化,④程序化。

  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建立该体系的目的是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

  预警指标:潜在指标(潜在因素或征兆信息定量化)和显现指标(显现因素或现状信息的定量化)。

  (1)预警评价指标

  ①建立预警评价指标的原则

  预警评价指标就是能敏感地反映危险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

  构建原则:

  (a)灵敏性:能敏感地反映真实状态。

  (b)科学性:满足全面性和相关性要求,避免指标之间的相互重叠。

  (c)动态性:反映事故发展趋势。

  (d)可操作性:尽量利用现在规范和标准。

  (e)引导性:体现行业总体战略目标。

  (f)预见性:应投映现状,预示未来。

  ②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

  (a)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理与心理因素。

  (b)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内部与外部环境。

  (c)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资金。

  (d)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

  (2)预警阈值的确定

  ①预警准则:指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决定不同级别情况发何种程度的警报。

  ②预警方法: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

  (a)指标预警: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b)因素预警:相对于指标预警是一种定性预警。

  (c)综合预警:将上述两种结合起来。

  (d)误警和漏警

  误警:发出警报,但没出现事故;发出警报,但出现事故的级别程度与预报相差一个等级。原因主要是指标设置不当,准则过严。

  漏警:未发警报,而事故发生了。主要原因一是小事件被排除考虑之外,而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二是预警准则设计过松。

  ③预警阈值确定

  原则上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

  4、预测评价系统

  (1)评价对象

  安全从系统原理出发,事故由: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人安全行为;

  环境的不良状态;

  管理方面的缺陷,等因素造成。

  因此评价对象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理等方面因素。

  (2)预测系统

  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

  趋势预测、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预测、征兆信息的可能结果预测、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高峰及预期影响预测。

  (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

  蓝 安全 Ⅳ级:生产活动正常

  黄 一般 Ⅲ级:事故上升阶段

  橙 严重 Ⅱ级:事故严重威胁

  红 特别严重 Ⅰ级:状况特别严重

  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两种:

  ①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反映了连续而且全面的预警信息波动趋势。

  ②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通过对以实体形态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状态信息和第二类危险源状态信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识别、诊断、评价,根据严重程度(纵坐标)和可能性(横坐标)给出安全风险预警级别。

  二、预警系统的实现

  (一)监测(前提)

  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建档,进行历史的技术的比较。

  (二)识别(重要环节)

  识别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事故征兆、事故诱因、事故活动趋势。其任务是应用“适宜”识别指标,判断已发生的异常征兆、可能的连锁反应。所谓“适宜”既不是历史的纵向比较,也不是同其他企业(行业)的社会横向比较,而是纵向与横向的双重评价,针对特定条件应实现的控制绩效,结合外部环境,综合判定是否发生或即将发生事故。

  (三)诊断(技术分析过程)

  在诸致灾因素找主要因素,成因分析,对发生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定量的描述。

  (四)评价(技术分析过程)

  对确认征兆进行评价,是正常、警戒,还是危险、极度危险、危机状态。

  (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

  这四个环节是前后有序,因果关联的关系。

  事故的控制功能由预控对策系统完成,预控对策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一、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是指开展预警分析和对策行动的组织保障活动。

  组织准备的两个特定任务:

  一是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二是为事故状态时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准备。

  (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

  对原有经营管理系统的职能结构进行一定的重组与改造,形成一个具有预警功能的体系。这不是组织机构简单重复与重组,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崭新功能的组织形态,表现为一种新型具有事故预警管理模式的组织体系。

  设置新的预警管理部门,对其他部门具有监督、控制和纠错的职能,这种职能有单指标监控、综合监控和事故危机监控。

  (二)预警机构

  为保证预警机制高效运转,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管理职能。

  二、日常监控

  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的主要事故征兆(现象)进行特别监视与控制的管理活动。

  任务是:一是日常对策,即对征兆(现象)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蔓延,恢复正常状态。二是危机模拟,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状态进行假设与模拟活动,并提出对策方案。

  三、事故的危机管理

  是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殊性质的管理。是在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系统已无法控制事故状态或企业领导层基本丧失指挥能力的情况下,以特别的危机计划、特别领导小组、紧急救援体系等介入企业领导管理过程。

  危机状态回复到可控制状态,危机管理任务即完成。

  四、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

  (一)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基本关系

  预警分析是事故预警管理系统完成其职能的基础,预控对策是其职能活动的目标。是时间顺序关系和逻辑顺序关系,是缺一不可的。

  生产已处于事故时,那么,预警分析对象和预控活动对象都是事故状态中的生产现象。

  不论处于正常或事故状态,预警分析活动对象总是包容预控对策的活动对象,或者说,预控活动对象总是预警分析活动对象中的主要矛盾。

  (二)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沟通两个活动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监测信息系统的运行。而这个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生产活动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使预警系统的活动同企业的生产活动整体的安全管理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快考吧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快考吧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937751842,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