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二级建造师 > 综合辅导

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2021年新教材对比完整文字版

快考吧  发布时间:[ 2021-12-28 10:08:36 ]   发布人:admin   点击数:

导读:

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2021年新教材对比完整文字版

一、总体变化情况
(一)变化情况
1. 修订依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的《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2. 编写原则
(1) 坚持本书《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的主要内容;
(2) 以修改内容为主。
3. 基本结构
基本构架结构不变
(二)数据统计
1. 教材总体变化:122 处;实质内容变化:112 处。整体变动比例:28%。
变动比例较大章节:
(1) 第一章路基工程第一节路基施工技术,历年考查分值约为 16 分;
(2) 第三章桥涵工程第一节桥梁工程与第二节涵洞工程,历年考查分值约为 13 分;
此部分备考建议:2022 年主要变动点的历年考查分值都很高,尤其路基施工技术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桥梁工程,是案例题目的考查重点,一定要根据新视频及新教材重点学习,区分新旧变化知识点, 尤其注意新增加内容。
2. 页码变化:增加 10 页;变动比例:3%。
3. 大纲情况:继续保留 21 年教材去掉“掌握、熟悉、了解”等内容程度的要求。
4. 体系变化:无变化。
5. 案例情况:删除 1 道。
6. 三级标题变化:2 处。
二、细节变化解读
所有变点对比分析
二、细节变化解读
所有变点对比分析
2021 版教材 2022 版教材
变化 1
P19 P19
(一)软土的工程特性 新增
软土地基处置前,应了解工程地质、地下管线构造物等情况,进行必要的土工试验,复核设计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变化 2
P19 P19
(二)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垫层和浅层处理
垫层和浅层处理适用于表层软土厚度小于 3m 的浅层软弱地基处理。垫层类型按材料可分为碎石 垫层、砂砾垫层、石屑垫层、矿渣垫层、粉煤灰
垫层以及灰土垫层等。浅层处理可采用换填垫
删除、修改
(二)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垫层和浅层处理
垫层类型按材料可分为碎石垫层、砂砾垫层、石屑垫层、 矿渣垫层、粉煤灰垫层以及灰土垫层等。浅层处理可采用浅层置换、浅层改良、抛石挤淤等方法,处理深度不宜大
 
层、抛石挤淤、稳定剂处理等方法,处理深度不宜大于 3m。 于 3m。
变化 3
P19 P19
1)材料要求
10,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应不大于 5%。
2mm 的部分不得超过总重的 40%,含泥量应不大于 5% 。
20~60mm 的分级矿渣,不得混入植物、生活垃圾和有机质等杂物
粉煤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mm。小于 0.075mm 颗粒含量宜大于 45%,烧失量宜小于 12%。
(石灰占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中,消石灰宜为 8%,磨细生石灰宜为6% 土料宜采用塑性指数大于15 的黏性土, 不得含有有机质,土料粉碎后土块粒径不宜大于15mm。石灰中 CaO+MgO 含量不应低于 55%, 宜采用 III 级钙质消石灰或Ⅱ级镁质消石灰。
 其中 0.3m 粒径以下的石料含量不宜大于 20%。2)碎石、砂砾、石屑、矿渣垫层施工规定:
层摊铺厚度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压实遍数不宜 少于 4 遍。
工方法确定。当采用碾压法时,最佳含水率宜为8%~12%;当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时,最佳含水率宜为 15%~20%;当采用插入式振动
器时,宜处于饱和状态。
洞穴、暗浜、旧基础进行清理、填实,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铺填垫层施工。
践踏、冰冻、浸泡或暴晒过久。

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宜为 0.5~1.0m。
内容调整
1)砂砾、碎石垫层施工规定:
 碎石,含泥量应不大于 5%,最大粒径宜小于 50mm。
。垫层应水平铺筑。当地面 有起伏坡度时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宜为 0.5~1m。
0.5~1m,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
变化 4
P19-P20 P19

 
删除
变化 5
 
P19 P19
  新增
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规定
 材料在存放及铺设过程中不得在阳光下长时间暴露。与土 工合成材料直接接触的填料中不得含强酸性、强碱性物 质。
 损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置换宜选用强度高的砂砾、碎石土等水稳性和透水性好的 材料。施工时,应分层填筑、压实。

 进行改良处置。

 施工时,应分层填筑、压实。
5)抛石挤淤施工规定
(1 )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石料直径宜不小于
300mm。
1: 10 时,应沿路线中线向前呈等腰三角形渐次向两 侧对称抛填至全宽,将淤泥挤向两侧;当横坡陡于 1: 10 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渐次抛填, 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形成不小于 2m 宽的平台。
 
变化 6
P20 P20
  顺序及内容调整
2.爆炸挤淤
爆炸挤淤是将炸药放在软土或泥沼中爆炸,利用爆炸时的 张力作用,把淤泥或泥沼扬弃,然后回填强度较高的渗水性土壤,如砂砾、 碎石等。爆炸挤淤法适用于处理海湾滩涂等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大于 15m。爆炸挤淤施工规定如下:
(1 )宜采用布药机进行布药。当淤泥顶面高、露出水面时间长、且装药深度小于 2.0m 时,可采用人工简易布药法。
(2)抛填前应根据软基深度、宽度、水深等环境条件和施工设备,确定抛填高度、宽度及进尺。拋填高度应高于潮水位。抛填进尺最小宜不小于 3m,最大宜不大于 10m。
( 3)爆炸挤淤施工应采取控制噪声、有害气体和飞石、减少粉尘、冲击波等环境保护措施。
(4)爆炸挤淤后应采用钻孔或物探方法探测检查置换层

 
  厚度、残留混合层厚度。置换层底面和下卧地基层设计顶
面之间的残留淤泥碎石混合层厚度应不大于 1m。
变化 7
P20 P20
  内容位置调整,无实质性修改袋装砂井施工工艺程序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程序
变化 8
P20-P21 P20-P21
1)材料要求
(1 )袋装砂井宜选用聚丙烯或其他适宜编织料制成的砂袋,砂袋强度应能承受砂袋自重,装砂后砂袋的渗透系数应不小于砂的渗透系数。
0.5mm 的砂的含量不宜少于总质量的 50%,含泥量应不大于 3%,渗透系数应不小于 5×10-3cm/s。
 应根据打设深度及排水需求选择排水板型号。塑料排水板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和垂直排水能 力。排水板复合体和滤膜的强度、延伸率、滤膜的渗透系数、滤膜的等效孔径、排水板的通水量以及外包装状况、缝线和胶粘的质量等应符合相应产品质量要求。内容调整,有删减)袋装砂井施工规定
0.5mm 的含量宜大于50%,含泥量应小于 3%,渗透系数应不小于 5×10-2mm/s 。
 发生砂袋带出或损坏时,应在原孔的边缘重新打入。
300mm,并顺直伸入砂砾垫层。
2B311018-2 的规定。

  2)塑料排水板施工规定
  (1 )塑料排水板技术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露天堆放时应有遮盖。
  (2) 施工中应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套管内。
  (3) 塑料排水板不得搭接,预留长度应不小于 500mm, 并及时弯折埋设于砂垫层中。
  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应符合表 2B311018-3 的规定。
 
变化 9
P21 P21
3.真空预压 内容修改
3.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对软土性质很差、土源紧缺、工期紧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真空预压的抽真空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真空泵空抽时 必须达到 95kPa 以上的真空吸力。真空泵的数量应根据加固面积确定,每个加固场地至少应设两台真空泵。
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规定如下:
(1)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能力 强的不透气材料。
 
  (2) 密封膜连接宜采用热合粘结缝平搭接,搭接宽度应 不小于 15mm。
(3) 滤管应不透砂。滤管距泥面、砂垫层顶面的距离均应大于 50mm。滤管周围应采用砂填实,不得架空、漏填。
(4) 密封膜的周边应埋人密封沟内。密封沟的宽度宜为
0.6~0.8m,深度宜为 1.2~ 1.5m。
(5) 真空表测头应埋设于砂垫层中间,每块加固区应不 少于 2 个真空度测点。
(6) 真空预压施工应按排水系统施工、抽真空系统施工、密封系统施工及抽气的顺序进行。
(7) 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时,应先抽真空,当真空压 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后,再进行堆载,并继续抽气。堆载时应在膜上铺设土工布等保护材料。
(8) 施工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预压过程中,应进行密封膜下真空度、孔隙水压力、表面沉降、深层沉降及水平 位移等预压参数的监测。膜下真空度每隔 4h 测一次,表面沉降每 2d 测一次。
②当连续五昼夜实测地面沉降小于 0.5mm/d,地基固结度已达到设计要求的 80%时,经验收、即可终止抽真空。
③停泵卸荷后 24h,应测量地表回弹值。
变化 10
P22-P23 P22-P23
4.粒料桩
2) 粒料桩采用振冲置换法施工规定
(1)~(4)
(1 )打桩机机架应稳固可靠,套管上下移动的导轨应垂直,宜采用经纬仪校准其垂直度。
成桩深度。
从两侧牵引料斗的缆绳,保证安全。
10~20s 。
1.5~3.0m/min。
内容顺序调整,删除
变化 11
P23 P23
  新增
5.粒料桩
 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间隔跳打。邻近结构物施下时,应沿背离结构物的方向施工。
28311 018-4 的规定。

 
  碎石桩密实度抽查频率应为 2% , 用重Ⅱ型动力触探测试, 贯入量 100mm 时, 击数应大于 5 次。
变化 12
P23 P23
1)材料要求
加固土桩的固化剂宜采用水泥或石灰,也可采用多种固化材料的混合物,固化剂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当选用水泥时,宜选用强度等级为 32.5 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宜为被加固湿土质量的 12%~20%。浆喷法水泥浆的水胶比可选用 0.45 0.55。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以及节省水泥等作用的外掺剂。用石灰做固化剂时,应采用磨细 I 级生石灰,
石灰应无杂质,最大粒径应小于 2mm。
删除
6.加固土桩
加固土桩施工规定如下:
加固土桩的固化剂宜采用石灰或水泥,生石灰应采用磨细  I 级生石灰,石灰应无杂质,最大粒径应小于 2mm。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 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变化 13
P23 P23

 
内容调整,删除、新增
桩数宜不少于 5
根, 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应取得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 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等。
②应确定能保证胶结料与加固软士拌合均匀性的工艺。
③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④根据地层、地质情况确定复喷范围。
 应整桩复打, 复打的址应不小于设计用量。中断施工时, 应及时记录深度, 并在 12h 内进行复打, 复打重控长度应大与1m;超过 12h,应采取补桩措施。
2B311018-5  的规定。
变化 14
P23 P23
6.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内容调整,删除、新增
7.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适用于处理十字板抗剪强度不小于 20kPa 的软土地基。
CFG 桩宜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法成桩, 施工设备宜采用振动沉管打桩机。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 当成桩质批不满足设计要求时, 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改变设计。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施工规定如下:
 泵送混合料时砾石最大粒径宜不大千 25mm, 碎石最大粒径宜不大于 20mm; 振动沉管灌注混合料时, 集料最大粒径宜不大千 50mm 。水泥宜选用 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宜选用 II、Ⅲ级粉煤灰。
 成桩试验需要确定施工工艺、速度、投料数量和质量标准。
 控制打桩速度, 宜采用隔桩跳打的打桩顺序, 相邻桩打桩间隔时间应不小于 7d。
 2B311018-6 的规定。
 
变化 15
P24-P25 P24-P25
7.刚性桩

内容调整,删除、新增

8.刚性桩

1)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施工规定

(1) 粗集料宜优先选用卵石。采用碎石时,宜适当增加 含砂率。集料最大粒径宜不大与 63mm。混凝土坍落度宜为 80~100mm,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离析、泌水。

(2) 桩尖、桩帽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不低于 C30。桩尖表面应平整、密实, 桩尖内外面圆度偏差不得大于 1%,桩尖端头支承面应平整。

(3) 邻近有建筑物或构造物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

(4) 群桩施工,应合理设计打桩顺序, 控制打桩速度, 防止影响邻桩成桩质量。

( 5 )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施工质批应符合表

2B311018-7 的规定。

 
 

2)预制管桩施丁一规定

(1) 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应有排水措施, 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

(2) 施工前检查成品桩。先张法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应符合现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 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 888 的规定。

(3) 预制管桩宜采用静压方式施工,也可采用锤击沉桩 方式施工。

(4) 桩的打设顺序宜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打设, 由结构物向路堤方向打设。

(5) 沉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桩身的垂直度。

(6) 每根桩宜一次性连续沉至设计高程,沉桩过程中停 歇时间不应过长。

(7) 中止沉桩宜采用贯入度控制。

(8) 桩帽钢筋笼应插入管桩内,连接混凝土应与桩帽混 凝土一起灌注。

预制管桩施工质址应符合表 2B311018-8 的规定

变化 16
P26  
9.路堤地基隔离墙 删除
变化 17
P25-P26 P25-P26

 
内容调整
强夯与强夯置换施工规定如下:
 坚硬的粗颗粒材料, 粒径宜不大于夯锤底而直径的 0.2 倍, 含泥量宜不大于 10%, 粒径大于 300mm 的颗粒含批宜不大于总质量的 30%。
 害影响。
500m2 的路段进行
试夯, 确定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夯击次数、

 
    夯击遍数等参数。  
(4) 夯点可采用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布置,间距宜为  
5~7m 。在强夯能级不变的条件下,宜采用重锤、低落距。
层。强夯施工垫层材料宜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砂砾、石屑、 碎石土等。强夯置换施工垫层材料宜与桩体材料相同。垫层
宜分层摊铺压实。
 单击夯击能址应满足设计要求。
30d 后, 应通过标准贯入、静力触 探等原位测试, 测址地基的夯后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0d 后, 宜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少于墩点数的1%, 且不少于 3 点。检查置换墩直径与深度, 应满足
设计要求。
变化 18
P28 P28
 

新增

(三)滑坡地段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1.截水、排水施工规定

(1) 应在滑坡后缘的稳定地层上,修筑具有防渗功能的 环形截水沟、排水沟。

(2) 滑坡体上的裂隙和裂缝应采取灌浆、开挖回填夯实等措施予以封闭,滑坡体的洼地及松散坡面应平整夯实。

(3) 滑坡范围大时,应在滑坡坡面上修筑具有防渗功能 的临时或永久排水沟。

(4) 有地下水时,应设置截水渗沟反滤材料采用碎石时,

碎石粒径应符合要求,含泥量应小于 3%。

变化 19
P72 P70
(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的规定。 无实质性变化
(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 工技术规范》JTG F40 的规定。
变化 20
P72 P71
(3)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宜采用粗、中砂。砂的含泥量超过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 海砂中的贝壳类材料必须筛除。开采天然砂必须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并符合水利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
的用量通常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 20%,SMA  和
无实质性变化
(3)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 通常宜采用粗、中砂。砂的含泥显超过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规定时应水洗后使用,海砂中的贝壳类材料必须筛除。
 
OGFC 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变化 21
P84 P82
(2) 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 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 内容修改
1.水泥
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物理指
品质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标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3) 选用水泥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
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
(3)选用水泥时应对拟采用厂家水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对
比试验,根据所配制的混凝土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泥品种、强度等级。 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65°C,北方不宜高于55°C;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 方不宜高于60°C,北方不宜高于50°C,且不宜低于10°C。
 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入粉煤灰时,宜使用强度等级为 42.5  及以下等级的水泥:掺入粉煤
灰时,只能使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
(4)采用滑模摊铺机铺筑时, 宜选用散装水泥。高温期施工时,散装水泥的入罐最高温度不宜高于 60°C;低温期施工时,水泥进入搅拌缸前的温度不宜低于 10°C。
   
   
   
变化 22
P84—P85 P82—P83
2.粉煤灰和其他掺合料
(1 )面层水泥混凝土可单独或复配掺用符合规定的粉状低钙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等掺合料,不
内容修改
2. 掺合料
入 适量粉煤灰;使用其他水泥时,不应掺入粉煤灰。
钙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等掺合料,不得掺用结块或潮湿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不得掺用高钙粉煤灰或III级及 III级以下低钙粉煤灰。粉煤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3)掺加于面层水泥混凝土中的矿渣粉、硅灰, 其质量应满足相关规定。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再掺加矿渣粉。高温期施工时不宜掺用硅灰。
(4)各种掺合料在使用前, 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检验
与掺量优化试验,确认面层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 抗磨性、抗冰冻性、抗盐冻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得掺用结块或潮湿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不
得使用高钙粉煤灰或III级及III级以下低钙粉煤
灰。 粉煤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告。
(2) 粉煤灰宜采用散装灰,进货应有等级检验报
告。应确切了解所用水泥中已经加入的掺合料种
类和数量。
(3)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可使用硅灰或磨细矿
渣,使用前应经过试配检验,确保路面和桥面混
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冻性等技术
指标合格。
变化 23
P85 P83
3. 粗集料
 碎卵石和卵石。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用的粗集料质量应不低于II级的要求,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可使用III级粗集料。
 
内容修改
3.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
的粗集料质量不应低于II级,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可使用III级粗集料。
 
 
分级的集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
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合成级配的要
集料,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再生粗集料可单独或掺配
新集料后使用,但应通过配合比试验验证,确定混凝土性
求。 能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有抗冰冻、抗盐冻要求时,再生粗集料不应低于 II 级;
无抗冰冻、抗盐冻要求时,可使用 III 级再生粗集料。
②再生粗集料不得用于裸露粗集料的水泥混凝土抗滑表层 。
  ③不得使用出现碱活性反应的混凝土为原料破碎生产的再 生粗集料。
  (3)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应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的公称最大 粒径分为 2~4 个单粒级的集料,并掺配使用。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的合成级配及单粒级级配范围宜符合相关的要
  求。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变化 24
P85 P83
4. 细集料
(1 )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使用天然砂或机制砂时,应符合各自对应的质量标准:极重、
内容修改
4.细集料
(1)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 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使用天然砂或机制砂时,应符合各
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用的细集 自对应的质量标准。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
料质量应不低于II级的要求,中、轻交通荷载等 级公路面层混凝土可使用III级细集料:
(2)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规定,路面和 桥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2.0
~3.5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层水泥混凝土用的天然砂质量不应低于II级,中、轻交通 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可使用III级天然砂。
用 的天然砂细度模数宜在 2.0~3.7 之间。
特 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质量标准不应低于 II 级,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可使用 III 级机制砂。
用 的机制砂细度模数宜在 2.3~3.1 之间。
:配筋混凝土路面及钢纤 维混凝土路面中不得使用海砂;细度模数差值超过 0.3
的砂应分别堆放,分别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机制砂时,
  外加剂宜采用引气高效减水剂或聚羟酸高性能减水剂。
变化 25
P85 P84
5.水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非饮 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并符合规范规定还应与蒸
馏水进行水泥凝结时间与水泥胶砂强度的对比
内容修改,无实质性修改
5.水
仅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水。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
试验; 验,并符合规范规定。此外,还应与蒸馏水进行水泥凝结
  时间与水泥胶砂强度的对比试验;
变化 26
P85 P84
 
6. 外加剂 内容修改
(1 )外加剂品种主要有: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
引气减水剂、引气高效减水剂、引气缓凝高效减
6.外加剂
(1)外加剂品种主要有: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
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引气高
水剂、早强高效减水剂、引气早强高效减水剂、 效减水剂、引气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高效减水剂、引气
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阻锈剂等。其产品质 早强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阻锈剂等。
量应符合相应技术指标,供应商应提供有相应资 其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技术指标。外加剂产品出厂报告中
质外加剂检测机构的品质检测报告,检验报告应 应标明其主要化学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面层水泥混凝土
说明外加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认定对人员无毒副 的名种外加剂应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提
作用。 供检验报告后方可使用。
………… (2)外加剂产品应使用工程实际采用的水泥、集料和拌合用
水进行试配,检验其性能,确定合理掺量。外加剂复配使
  用时,不得有絮凝现象,应使用工程实际采用的水泥集料
  和拌合用水进行试配,确定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3)各种可溶外加剂均应充分溶解为均匀水溶液,按配合比 计算的剂量加人。采用非水浴的粉状外加剂时,应保证其
  分散均匀、搅拌充分,不得结块。
  (4)滑模摊铺施工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宜采用引气高效减水 剂:高温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短于 3h 时,宜采用缓凝引气高效减水剂:低温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终凝时间长 于 10h 时,宜采用早强引气高效减水剂。
5)有抗冰冻、抗盐冻要求时,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及 暴露结构物混凝土应接掺入引气剂,无抗冻要求地区的二
  级及级以上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宜掺入引气剂。
  (6)处年在常海水、海风、氯离子环境或冬季撒除冰盐 的路面或桥面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中可掺用或复配
  阻锈剂,阻锈剂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应用技术应
  符合相关规定。
变化 27
P86 P84
7.钢筋
……
内容调整,新增
7.钢筋
(1)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所用钢
筋、钢筋网、传力杆、拉杆等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
  标准的规定。
  (2)钢筋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配筋混凝土路面与桥面用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或防锈漆
  涂层等保护措施。传力杆应无毛刺,两端应加工成圆锥形
  或半径为 2~3mm 的圆倒角。
帽 厚度不应小于 2.0mm,并应密封不透水,套帽长度宜为100mm,套帽内活动空隙长度宜为 30mm。

措施,防锈层不得局部缺失。拉杆钢筋应在中部不小于
  100mm 范围内采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
变化 28

 
P86 P84
8.钢纤维
……
内容调整,新增
8. 纤维
(1)用于公路混凝土路面和桥面水泥混凝土的钢纤维除应满足现行《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宜低于600级。
②钢纤维应进行有效的防锈蚀处理。
③钢纤维的几何参数及形状精度应满足相关规定。钢丝
切断型钢纤维或波形、带倒钩的钢纤维不应使用。
  (2)钢纤维表面不应沾染油污入及妨碍水泥粘结及凝结硬化 的物质,结团、粘结连片的钢纤维不得使用。
  (3)用于面层水泥混凝的玄武岩短切纤维的外观应为金褐
色,匀质、表面无污染,二氧化硅含量应在 48%~60%之间。其表面浸润剂应为亲水型。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短切
  纤维的规格、尺寸及精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4)用于面层水泥混凝土的的合成纤维可采用聚丙烯腈
(PANE)、聚丙烯(PPF)、聚酰胺(PAF)和聚乙烯醇(PVAF)等材料 制成的单丝纤维或粗纤维,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且
  实测单丝抗拉强度最小值不得小于 450MPa。
(5)合成纤维的规格、加工精度及分散性应满足相关规定。
变化 29
  P85
9.接缝材料
……
内容调整,新增
9.接缝材料
(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胀缝板宜采用塑盟胶板、橡胶(泡
沫)板或沥青纤维板;其他等级公路也可采用浸油木板。聚氨 酯类常温施工式填缝料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聚氨酯类
  不得掺入碳黑等无机充冲料。
  (2)硅酮类、聚氨酯类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水 泥混凝土面层;橡胶沥青、改性沥青类填缝料可用于二级及 二级以下公路,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道路
石油沥青类填缝料可用于三、四级公路,不宜用于二级公
  路,不得用于高速公路和-级公路。
(3)严寒及寒冷地区宜采用低模量型填缝料,其他地区宜采
用高模量型填缝料。橡胶沥青应根据当地所处的气候区划
  选用四类中适宜的一类。严寒、寒冷地区宜使用 70 号石油沥管和/或 SBS 类 I-C;炎热、温暖地区宜使用 50 号石油沥青和/或 SBS 类 I-D。
(4)填缝背衬垫条应具有弹性良好、柔韧性好、不吸水、耐
酸碱腐蚀及高温不软化等性能。背衬垫条可采用橡胶条、
  发泡聚氨酯、微孔泡沫塑料等制成,其形状宜为可压缩圆
  柱形,直径宜比接缝宽度大 2~5mm。
变化 30

 
  P85
10.其他材料
……
内容调整,新增
10.夹层与封层材料
技 术规范》JTG F40 的规定。
 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的规定。

定。
变化 31
  P85
  内容调整,新增
11.养护材料
 聚合物以及适量稳定剂、增白剂经胶体磨制而成的水乳 液,不得采用以水玻璃为主要成分的养护剂。养护剂宜为白色胶体乳液,不宜为无色透明的乳液。养护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使用满足一级品要求的养护剂,其他等级公路可使用满足 合格品要求的养护剂。
水树脂和不透水塑料面膜制成,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4)高温期施工时,宜选用白色反光面膜的节水保湿养护
膜;低温期施工时,宜选用黑色或蓝色吸热面膜的产品。
变化 32
P103 P102
(一) 桥梁的组成
概括地说,桥梁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和附属设施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上部结构通常又称为桥跨结构,是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桥梁附属设施包括桥面系、伸缩缝、 桥头搭板和锥形护坡等;桥面系包括桥面铺装
(或称行车道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
防撞栏杆)、灯光照明等。
表述修改
(一) 桥梁的组成
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系统和附属设施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上部结构通常又称为桥跨结构,是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桥梁附属设施包括桥面系、伸缩缝、桥头搭板和锥形护坡等, 桥面系包括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灯光照明等。
变化 33
P105 P104
 主肋和次肋的布置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刚度要求进行。
作,且吊环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50MPa。
4.8m时,其顶部和底部均应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的设置间距应不大
于4.8m。
内容修改,新增
宜 采用钢材或常备式定型钢构件等材料制作。
受 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

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废机油等油料, 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

 
5.支架的高宽比宜小于或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
时,宜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
  5.模板背面应设置主肋和次肋作为其支承系统,主肋和次 肋的布置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刚度要求进行。次肋的配置 方向应与模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应能直接承受模板传递 的荷载,其间距应按荷载数值和模板的力学性能计算确 定;主肋应承受次肋传递的荷载,且应能起到加强模板结
构的整体刚度和调整平直度的作用,支架或支撑的着力点
 
应设置在主肋上。  
6.在模板上设置的吊环应采用 HPB300  级钢筋,严禁采用
冷加工钢筋制作。每个吊环应按两肢截面计算、在模板自
 
重标准值作用下,吊环的拉应力应不大于 65MPa。
振 动和偶然撞击。

 平和斜向等支撑连接杆件,增强支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 性。

式应可靠。
变化 34
P105 P104
(二) 设计荷载
1.计算模板、支架和拱架时,应考虑下列荷载并 按表 2B313012 进行荷载组合:
(1)模板、支架自重和拱架自重
……
标题名称调整,表述修改
(二)设计与验符
1. 模板、支架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各项荷载、并应按表
2B313012 的规定进行荷载组合:
(1)模板、支架自重。
……
变化 35
P106 P105
  无实质性变化,表格名称表述变化
 
变化 36
P106 P105
 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 的有关规定执行。
 用,拱圈的自重荷载宜乘以 1.2 倍系数。在计算荷载作用下,应按可能产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验
算拱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内容调整,原标题(三)(四)的内容合并到(二)了2.拱架设计荷载应根据结构特点和施工荷载特性分析取用 ,拱圈的自重荷载宜乘以 1.2 倍系数。在计算荷载作用下, 应按可能产生的最不利荷载组合验算拱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验算模板、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
值:(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

 
4.组合箱形拱,如为就地浇筑,其支架和拱架的 设计荷载可只考虑承受拱肋重力及施工操作时 的附加荷载。
(三)稳定性要求
1.支架的立柱应保持稳定,并用撑拉杆固定。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等作用下的 抗倾倒稳定时,验算倾覆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拱架稳定性的验算应包括拱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其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 1.50。2.支架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可按现行《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 进行计算。
(四)强度及刚度要求
1.验算模板、支架及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 得超过下列数值:
 度的 1/400。
 度的 1/250。
 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
1/400。
1.5mm。
L/500 和 B/500
(其中 L 为计算跨径,B 为柱宽)。
2.对拱架各截面应力强度进行验算时,应根据拱 架的结构形式和所承受的荷载大小,按分阶段浇 筑或砌筑施工的工况,分别验算其拱顶、拱脚和
1/4 跨各截面,以及各连接节点的应力。
1/400。
 1/250 。
 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 1/400。
1.5mm。
L/500 和 B/500(其中 L为计算跨径,B 为柱宽)。
性 时,其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 1.3。
式 和所承受的荷载大小,按分环分段浇筑或砌筑施工的工况, 分别验算其拱顶、拱脚和 1/4 跨等特征截面的应力,并应对特征拱架节点进行受力分析。
其 弹性挠度应不大于相应结构跨度的 1/2000;对拱式拱架, 其弹性挠度应不大于相应结构跨度的 1/1000。
覆 稳定系数应不小于 1.5。对拱架在拼装过程中的稳定性亦应进行验算,当不能满足拼装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辅助稳定措施。
础 设计规范》JTG3363 的规定,并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
变化 37
P105-108 P106-107
  内容调整

 
   
 
   
变化 38
P109 P108
  内容调整
变化 39
P110 P108
2B313013 钢筋和混凝土施工 标题修改
2B313013 钢筋与混凝土施工技术
变化 40
P110 P109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当 数值修改
 
需要代换时,应得到设计人员的书面认可。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 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于
50MPa。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得到设计认可。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的计算拉应力应不大
于 65MPa。
变化 41
P111 P109
8.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扎直螺 纹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镦粗直螺纹和滚轧直螺 纹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 25mm 的HRB335、HRB400 级热轧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接头适用于直径 16~40mm 的HRB335、HRB400 级热扎带肋钢筋。各类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的规
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述修改
8.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扎直螺纹或套筒 挤压连接接头,且适用于 HRB400、HRBF400、HRB500 和RRB400 级热轧带肋钢筋;各类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变化 42
P111 P110
11.钢筋安设、支承及固定要求
 用支承将钢筋牢固地固定。钢筋应可靠地系紧在一起,不允许在浇筑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垫块时,除应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外, 其材料中不应含有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的成 分垫块的制作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 1mm。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截面进行设置。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 3 个/㎡,重要部位宜适当加密。
内容调整
11.钢筋安设、支承及固定要求
 符合设计的规定。对多层多排钢筋,宜根据安装需要在其间隔处设立一定数量的架立钢筋或短钢筋,但架立钢筋或 短钢筋的端头不得仲人混凝土保护层内。半成品钢筋和钢 筋骨架采用整体方式安装时,宜设置专用胎架或卡具等进 行辅助定位,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保证整体刚度及防止变形 的措施。当钢筋过密,将会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时,应及时与设计协商解决。
 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强度,并应有足够的密实性;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垫块时,除应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外,其材料中不应含有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垫块的制作 厚度不应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 1mm。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但不应横贯混凝土
保护层的全部截面进行设置。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 4 个/㎡,重要部位宜适当加密。
变化 43
  P110
  新增
12.灌注桩钢筋骨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头应错开布置。大直径长桩的钢筋骨架宜在胎架上分段制作,且宜编号,安装时应按编号顺序连接。

垫块的间距在竖向不应大于 2m,在横向圆周不应少于 4处。
 
  (3)钢筋骨架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其
变形。骨架的顶端应设置吊环。
变化 44
P112 P111
(3)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分批检验时 每批质量应不大于 10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 2 根钢筋截
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表述修改,无实质性变化
(3)螺纹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分批检验时每批质量应不 大于 100t,对表面质量应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
在每批中任选 2 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变化 45
P112 P111
 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 度、千斤顶长度、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工作长度等因素。
断,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内容合并,且新增内容
4.预应力筋制作时的下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 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张拉工作长度等因素。
 钢丝进行下料。

禁采用电弧切割。
变化 46
  P111
  新增
6.制作挤压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润滑介质、挤压力和挤压操作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 定
2~5mm。
3 个试件,进行握裹力试验。
 梨形头的尺寸和直线段长度应不小于设计值。
 
变化 47
P112 P111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
(一)一般规定
1.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检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且应取其保证率为 95%。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 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 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有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 15%时,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
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 15%时,则该组试件无效。
新增
二、混凝土工程施工
(一)一般规定
1.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检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 度应以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尺寸标准试件测定,且应取其保证率为 95%。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以三个试件测 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有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 超过中间值的 15%时,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 15%时,则该组试件无效。

 
变化 48
P112 P112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 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
表述修改,无实质性变化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 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
混凝土应满足配制强度、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
  求。  
变化 49
P112-113 P112-113
  内容调整
 
 

 
   
变化 50
P113-114 P113
  内容调整
变化 51
P115 P114
  新增
2B313013-3 的规定。

(1)插入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

 
  的 1.5 倍,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 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 50~100mm。
 实部分不小于 100mm。
 动器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
 20~30s、以混凝土停
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变化 52
P115 P115
5.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且宜 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并便于施工的部 位,施工缝宜设置成水平面或垂直面。对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处理层混凝土的强度,当采用水冲洗凿毛时, 应达到 0.5MPa;人工凿毛时,应达到 2.5MPa; 采用风动机凿毛时,应达到 10MPa。
 冲洗干净。
 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宜在施工缝处补插锚 固钢筋;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施工缝为斜面时宜浇
筑或凿成台阶状。
表述修改,新增部分内容
6.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且宜留置在结 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并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宜设置成 水平面或垂直面。对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光滑表层、松弱层应予以凿除。对处理层混凝土的强度,当采用水冲洗凿毛时,应达 到 0.5MPa;人工凿毛时,应达到 2.5MPa;采用风动机凿毛时,应达到 10MPa。

 钢筋混凝土结构,宜在施工缝处补插适量的锚固钢筋,补插 的锚固钢筋直径可比结构主筋小一个规格,间距宜不小于150mm,插入和外露的长度均不宜小于 300mm;有抗
渗要求的混凝土,其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施工缝为斜面时宜浇筑或凿成台阶状。
变化 53
P115 P115
(五)混凝土的养护及修饰
……
4.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合用水相同。
……
6.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d 以内不受水的冲刷侵袭: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 10d 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当与氯盐、海水等具有严重侵蚀作用的环境水接触的混凝 土,养护龄期一般不宜少于 4 周在有冻融循环作用的环境时,宜
在结冰期到来 4 周前完工。
内容调整
(五)混凝土的养护
……
4.混凝土的养护严禁采用海水。
……
6.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 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 7d 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0%以前,不受水的冲刷侵袭。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 10l 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当与氯盐、海水等具有严重侵蚀作用的环境水接触的混凝土,养护龄期一般不宜 少于 4 周。在有冻融循环作用的环境时,宜在结冰期到来
4 周前完工,且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80%前不得受冻,否则应采取技术措施,防止发生冻害。
变化 54
P115 P115

 
  删除
变化 55
P116 P116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在选用原材料和进行配合比设 计时,应按照降低水化热温升的原则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集料宜采用中砂。宜掺用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热的外加剂和掺合 料,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等。
……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提前制定专项施工技 术方案,并应对混凝土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施工前应根据原材料、配合比、环境条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温控设计和温控监测设计,并应在浇筑后按该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实施监测和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时,应使其内部最高温度不
大于 75℃、内表温差不大于 25℃。
内容修改
(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在选用原材料和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按 照降低水化热温升的原则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集料宜采用中砂。宜掺用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热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外加剂宜采用缓凝剂、 减水剂;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
……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提前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 应对混凝土采取温度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和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前应根据原材料、配合比、环境条件、施工方 案和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温控设计和温控监测设计,并应在浇筑后按该设计要求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实 施监测和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时,应使其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 75℃、内表温差不大于 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 20℃。
变化 56
P116-117 P116-117
(七)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1.高强度混凝土
(1)高强度混凝土水泥宜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52.5 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立窑水泥
……
2.高性能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宜选用品质稳定、标准稠度低、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外加 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减水剂,并应选择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与水泥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且质
量稳定的产品;……
内容调整
(七)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1.高强度混凝土
(1)高强度混凝土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 泥。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等,粉煤灰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
2.高性能混凝土
(2)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宜选用品质稳定、标准稠度低、 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 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亦不宜采用早强水泥。外加剂应选用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减水剂、并应选择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与水泥之间
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且

 
  质量稳定的产品;……
变化 57
P117 P117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能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等步骤确定。 新增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 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能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等步骤确定。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变化 58
P118 P118
三、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5.预应力筋锚具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锚具应满足 分级张拉、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锚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除应具有整束张拉的性能 外,尚应具有单根张拉的性能;用于承受低应力或动荷载的夹片式锚具应具有防松性能;锚具的
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宜大于 6%
内容修改
三、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
5.预应力筋锚具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 、补张拉以及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变化 59
P118 P118
(4)对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工程中使用的 锚具产品、应进行上述 3 项检查和检验;对锚具用量较小的一般中、小桥梁工程,如生产厂能提供有效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则 仅需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 新增
9.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 证明书核查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收:
(2)尺寸检验:应从每批产品中取 2%且不少于 10 套样品,检验其外形尺寸。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质保书所示的尺寸范围。当有 1 个零件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
的零件重新检验;如仍有 1 个零件不符合要求,则本批全

 
  部产品应逐件检验,符合要求者判定该零件尺寸合格。
……
(5)对特大桥、大桥和重要桥梁工程中使用的锚具产品、 应进行上述 4 项检查和检验;对锚具用量较小的一般中、小桥梁工程,如生产厂能提供有效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
格的证明文件,则仅需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
变化 60
P120 P120
(三)施加预应力
1.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 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校验。
……
内容修改,新增
(三)施加预应力
1.机具及设备要求
(1)预应力筋的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或放张宜采用具有自锚功能的千斤顶;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 1.5 倍,且不得小于 1.2 倍。与千斤顶配套使用的压力表应选用防振型产品,其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 1.5~2.0 倍,标定精度应不低于 1.0 级。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产品配套使用,并应在使用前进行校正、检验和标定。
……
(3)采用测力传感器测量张拉力时,测力传感器应按相关 国家标准的规定每年送检一次。
变化 61
P120 P120
  无实质性变化,序号表述方式调整
变化 62

 
P120  
9.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 定,张拉时予以调整。锥形锚具摩阻损失值的测定方法可参见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50 附录的有关规定。
删除
变化 63
  P121
  新增
 张拉控制应力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土 5%,且同一断面中预应力束的有效预应力的不均匀度应不超过土 2%。
 得大力敲击或振动锚具。预应力筋锚固后需要放松时,对夹片式锚具宜采用专门的放松装置松开;对支撑式锚具可 采用张拉设备缓慢地松开。
 安全防护措施,预应力筋两端的正面严禁站人和穿越。

张拉参数进行采集。
变化 64
P121 P121
  内容调整
变化 65
P122 P122
 的断丝数量不得超过 1%,同时对于热轧带肋钢筋不容许断筋。
 的偏差不得大于 5mm,同时不应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 4%,且宜在 4h 内浇筑混凝土。
4.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应符合下列规定:
模量(或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 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80%, 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 28d 弹性模量的 80%
 模、翼缘模板或内模拆除。
 
内容调整
 量不得超过总数的 1%,同时对于螺纹钢筋不容许断筋。
 得大于 5mm,同时不应大于构件最短边长的 4%,且宜在4h 内浇筑混凝土。
4.先张法预应力筋的放张应符合下列规定:
 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 弹性模量的 80%。当采用混凝土龄期代替弹性模量控制时应不少于 5d。
 模板或内模拆除。

 
计未规定时,应分阶段、均匀、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
张时,放砂速度应均匀一致;采用千斤顶放张时, 放张宜分数次完成;单根钢筋采用拧松螺母的方法放张时,宜先两侧后中间,不得一次将一根预应力筋松完。
用机械切割的方式进行切断;对热轧带肋钢筋, 可采用乙炔一氧气切割,但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高温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张端开始,依次向另一端切断。
 时,应分阶段、均匀、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
 砂速度应均匀一致;采用千斤顶放张时,放张宜分数次完成;单根钢筋采用拧松螺母的方法放张时,宜先两侧后中间,并不得一次将一根预应力筋松完。放张后,预应力筋在构件端部的内缩值宜不大于 1.0mm。
割的方式进行切断;对螺纹钢筋,可采用乙炔一氧气切割, 但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高温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变化 66
P122 P123
五.后张法
(4)所有管道均应在每个顶点设排气孔及需要 时在每个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 20mm 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性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 扣件,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
新增
五.后张法
(4)所有管道均应在每个顶点设排气孔及需要时在每个低点设排水孔,在每个顶点和两端设检查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 20mm 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性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
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
变化 67
P123 P124
5.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应符合下列规 定:
……
(2)张拉时,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或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 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80%, 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 28d 弹性模量的 80%。
新增
5.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
(2)张拉时,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或 龄期)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混凝土28d 弹性模量的 80%。当采用混凝土龄期代替弹性模量控
制时应不少于 5d。
变化 68
P124 P124
(5)直线筋和热轧带肋钢筋可在一端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应根据施工计算的要求采取两端张拉或一端张拉的方式进行。当锚固损失的影响长度小于或等于 L/2(L 为结构或构件长度)时, 应采取两端张拉;当锚固损失的影响长度大于L/2 时,可采取一端张拉。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交错设置在结构或构件的两端。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 时,宜两端同时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 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内容调整,新增
 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钢束长度小于 20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钢束长度大于或等于 20m 的直线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张拉。
②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 别交错设置在结构或构件的两端。
③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同时张拉;或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宜为土 2%。

 
变化 69
P124 P125
 
 
后张法张拉程序删减
 
变化 70
P125 P125
6.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及封锚
……
 得含有氯盐、亚硝酸盐或其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 作用的成分:减水剂应采用高效减水剂,且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中高效减水剂一等品的要求, 其减水率应不小于20%。
I 级粉煤灰、磨细矿渣粉或硅灰。膨胀剂宜采用钙矾石系或复合型 膨胀剂,不得采用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或总 碱量 0.75%以上的高碱膨胀剂。
内容调整
6.后张法预应力孔道压浆及封锚
……
(2)后张预应力孔道应采用专用压浆料或专用压浆剂配制 的浆液进行压浆。所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泥应采用性能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不得含有氯盐、亚硝酸盐或其他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成分。减水剂应采用高效减水剂,且应满足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中高效减水剂一等品的要求, 其减水率应不小于 20%。
②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宜为Ⅰ级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或 硅灰。膨胀剂宜采用钙矾石系或复合型膨胀剂,不得采用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或总碱量 0.75%以上的高碱膨胀剂。
③水不应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中不得含有 350mg 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 宜采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清洁饮用水。
④压浆材料中的氯离子含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0.06%,比表面积应大于 3.50m2/kg,三氧化硫含量应不超
过 6.0%。
变化 71
P125 P126
(5)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对结构或构件中以上下分层设置的孔道,应按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压浆。 同一管道的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将所有最高点的排气孔依次打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通
畅。
新增
(5)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对水平直线孔道可从任意一端的压浆孔压入;对结构或构件中以上下分层设置的孔道,应按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压浆。同一管道的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将所有最高点
的排气孔依次打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通畅。
变化 72
  P126

 
  新增
(8)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时,在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抽 真空,真空度宜稳定在 0.10~-0.06MPa 范围内。真空度稳定后,应立即开启孔道压浆端的阀门、同时启动压浆泵
进行连续压浆。
变化 73
P125 P127
(13)孔道压浆应填写施工记录:记录项目应包括:压浆材料、配合比、压浆日期、搅拌时间、 出机初始流动度、浆液温度、环境温度、稳压压力及时间,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时尚应包括真空度。 内容调整
(13)孔道压浆宜采用信息化数据处理系统对相关参数进行采集,并填写施工记录。记录项目应包括:压浆材料、 配合比、压浆日期、搅拌时间、出机初始流动度、浆液温度、环境温度、压浆量、稳压压力及时间,采用真空辅助
压浆工艺时尚应包括真空度。
变化 74
P126 P127
三、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高度、开
挖深度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案,并通过计算确保开 挖安全。
删除
变化 75
P126-P128 P127-P132
  全部内容调整
 
变化 76
P128 P132
四、桩基础施工
(一)挖孔灌注桩施工
在无地下水或有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 风化岩层中,或无法采用机械成孔或机械成孔非 常困难且水文、地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岩溶地区和采空区不宜采用人工挖 孔施工。
挖孔桩施工现场应配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器,进入桩孔前应先通风 15min 以上,并经检查确认孔内 空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人工挖孔作业时,应持续通风,现场应至少备用 1 套通风设备:孔内空气污染物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
且无通风措施时,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内容修改
四、桩基础施工
(一)挖孔灌注桩施工
在无地下水或有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 中,或无法采用机械成孔或机械成孔非常困难且水文、地质条件允许的地区,可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岩溶地区和采空区不宜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孔内空气污染物超过现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 且无通风措施时,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桩径或最小边宽度小于 1200mm 时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施工。
挖孔灌注桩施工现场应配备气体浓度检测仪器,进入桩孔 前应先通风 15min  以上,并经检查确认孔内空气符合现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规定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人工挖孔作业时,应持续通风,现场应至少备用 1 套通风
设备。
变化 77
P129 P132-133
筑一节护壁,护壁的节段高度必须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严禁只挖不及时浇筑护壁的冒险作业。 护壁外侧与孔壁间应填实,不密实或有空洞时, 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占用桩径尺寸,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斜情况,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
……
2.挖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要求
……
 带,安全绳必须系在孔口。
 安全电压,电缆应为防水绝缘电缆,并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量符合相关要求。孔深大于 10m 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15m,孔径不宜小于 1.2m。孔深超过 15m 的桩孔内应配备有效的通信器材, 作业人员在孔内连续作业不得超过 2h;桩周支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上的爬梯应每间隔 8m 设一处休息平台。孔深超过 30m 的应配备作业人员升降设备。
……
内容调整
级 ,当桩径小于或等于 1.5m 时应不小于 C25,桩径大于1.5m 时应不小于 C30。挖孔作业时必须挖一节浇筑一节护壁,护壁的节段高度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执行,严禁只挖不及时浇筑护壁的冒险作业。护壁外侧与孔壁间应填实, 不密实或有空洞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尺寸。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斜情况,如偏差超出规定范围应随时纠正。
……
2.挖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要求
……
滑鞋,人员上下时必须系安全绳,安全绳必须系在孔口。 作业人员应通过带护笼的直梯进出,人员上下不得携带工具和材料。作业人员不得利用卷扬机上下桩孔。
当需要设置水泵、电钻等动力设备时,应严格接地。
 关要求;孔深大于 10m 时或空气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孔内作业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15m。孔深超过 15m 的桩孔内应配备有效的通信器材,作业人员在孔内连续作业不得超过 2h; 桩周支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上的爬梯应每间隔
8m 设一处休息平台。孔深超过 30m 的应配备作业人员升

 
(8)桩孔内遇岩层需爆破作业时,应进行专项爆破设计,且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并应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在炮眼附近应对孔壁加强防护或支护。孔深大于 5m 时,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 桩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 15min 并经检查确认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孔内继续作业。 降设备。
……
(8)桩孔内遇岩层需爆破作业时,应进行爆破的专门设计,且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并应严格控制炸药用量, 在炮眼附近应对孔壁加强防护或支护。孔深大于 5m 时, 必须采用导爆索或电雷管引爆。桩孔内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 15min 并经检查确认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进人
孔内继续作业。
变化 78
P129-132 P133-139
  全部内容调整
   
 
   
变化 79
P132 P139
  新增
一、承台施工
(一)围堰及开挖方式的选择
 坑状况采取一定措施后,在其上安装模板,浇筑承台混凝土。
灌注水下混凝土封底,凝结后将水抽干,使各桩处于干处, 再安装承台模板,在干处灌筑承台混凝土。
围堰的形式根据地质情况、水深、流速、设备条件等因素
  综合考虑。  

 
变化 80
P132 P139
(1)钢板桩围堰
钢板桩围堰适用于各类土(包括强风化岩)的水中基坑。
内容调整
(1)钢板桩围堰
钢板桩围堰适用于各类土(包括强风化岩)的水中低桩承
  台基坑。
变化 81
P133 P140
(二)开挖基坑 内容调整
1.基坑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 找平,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承台的尺寸、支 (二)开挖基坑
基坑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找平。基坑
模及操作的要求、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的需要等 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承台的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设
因素进行确定。 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的需要等因素进行确定。基坑开挖、支

 如截水沟等。
护与排水施工见前述明挖扩大基础(基坑)施工要求。
4.当采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处理基坑地下水时,
可采用井点法降水。
 
变化 82
  P141
  新增
(四)模板及钢筋
1.在设置模板前应按前述做好承台底的处理,破除桩头,
调整桩顶钢筋,做好喇叭口。……
……
(五)混凝土的浇筑
1.承台施工前应进行桩基等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桩顶的
混凝土面应按水平施工缝的要求凿毛,桩头预留钢筋上的
泥土及鳞锈等应清理干净。承台基底为软弱土层时,应按
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避免在浇筑承台混凝土过程中产生不
均匀沉降。
2.承台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时
应根据地质、地下水位和基坑内的积水等情况采取防水或
排水措施,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承台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厚度符合设计规定。桩伸入承台的长度以及边桩外侧与承
台边缘的净距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值。
……
6.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除遵照一般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外,
还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抟术更求。
……
(七)深水承台施工的注意要点
1.深水桩基础的承台一般均为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必
须进行温控防裂措施。
2.混凝土中可掺入粉煤灰,当加入粉煤灰后其强度龄期可
按 60d 或 90d 计,这样更合理。
3.处于最低水位以下的承台,特别是设计将围堰作为模板

 
    时,由于承台的施工偏差难以控制,所以必须在施工时考  
虑相应的控制措施。  
4.浇筑水下封底混凝土可以直接泵送,亦可以按灌注水下
混凝土的导管法进行。对于重要的、大体积的承台最好不要采用普通泵送混凝土,应采用水下不离析混凝土较宜。
 
采用导管法时要注意扩散范围,经验值可取 6m。
混 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
 加合格的粉煤灰和适当的外加剂,使拌合物具有和易性 好、可泵性好、初凝时间长、坍落度损失小等特性。
 除凿毛外还应增设凹型桦槽,并埋设槽钢或工字钢,以增 强其整体性。分层浇筑时,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能过长,以
免后浇的混凝土出现裂缝。
变化 83
P134-135 P142-145
  全部内容调整
 

 
   
 
   
变化 84
P136 P145
2B313016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一、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
(一)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桥施工
1.一般要求
……
 后,方可焊接或浇筑混凝土固定构件。跨径 25m 以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安装应验算裸梁的 稳定性。
 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继续安装;设计未规定时,
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后方可继续安装。
标题修改,内容调整
2B313016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技术一、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
(一)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桥施工
1.一般要求
……
 焊接或浇筑混凝土固定构件。简支梁的安装应采取措施保 证梁体的稳定性,防止倾覆。
 固定且受力较大的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80%后,方可继续安装;设计有规定时,应从其规定。
变化 85
P136 P145
3.构件预制台座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且应保证其坚固、稳定、不沉陷;当用于预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时,宜对台座两端及适当范围内的地基进行特殊加固处理。
;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 2m 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 2mm,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
内容调整
3.构件的预制台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用于预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时,宜对台座两端及适当范围内的地基进行特殊加固处理。
 其坚固、稳定、不沉陷。

面应光滑、平整,在 2m 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

 
的挠度不大于 2mm。
(3)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应根据设计提供 的理论拱度值,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正确预计梁体拱度的变化情况,在预制台座上按梁、板构件跨度设置相应的预拱度。
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预计的上拱度值较大时, 可考虑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
4.各种构件混凝土的浇筑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 工技术规范》JTG/T3650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 T 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
腹板。
(2)U 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 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砌块、小型盖板、路缘石等小型构件,可在移动式底模上浇筑。
 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必须待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 5.0MPa 后方可浇筑。
 应有防止上浮和偏位的可靠措施。
6.构件的场内移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施加预应 力后可将其从预制台座吊移至场内的存放台座 再进行孔道压浆,但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①从预制台座上移出梁、板仅限一次,不得在孔道压浆前多次倒运。
②吊移的范围必须限制在预制场内的存放区域, 不得移往他处。
③吊移过程中不得对梁、板产生任何冲击和碰 撞。
……
7.构件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3)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3 个月,
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 5 个月。
过 2mm,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 2mm。
度值,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正确预计梁体拱度的变化情况,在预制台座上按梁、板构件跨度设置相应的预拱度。 当预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上拱度值较大,将会对桥面铺 装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时,宜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
 进行角度调整的功能,并应在预制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 的角度进行设置。
4.各种构件混凝土的浇筑除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 术规范》JTG/T3650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462B310000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1)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 T 形梁和 I 形梁时,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2)U 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 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宜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 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托顶面,待底板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腹板、顶板。
 上浮和偏位的可靠措施。
6.构件的场内移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施加预应力后可将 其从预制台座吊移至场内的存放台座再进行孔道压浆,但 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①从预制台座上移出梁、板仅限一次,不得在孔道压浆前多次倒运。
②吊移的范围必须限制在预制场内的存放区域,不得移往 他处。
③吊移过程中不得对梁、板产生任何冲击和碰撞。
④不得将构件安装就位后再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
……
7.构件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3)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 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3 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 5  个月。存放时间超过 3 个月时,应对梁、板的上拱度值进行检测,当上拱度值过大将会严重影响后续桥面铺装 施工或梁、板混凝土产生严重开裂时,则不得使用。
变化 86
P138 P147
9.简支梁、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对墩台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并
内容新增,表述顺序调整
9.简支梁、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对支座或临时支座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复
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等构件的安装。
  (1)安装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安装的方法和安装设
备应根据构件的结构特点、重力及施工环境条件等综合确
 
(2)安装的方法和安装设备宜根据构件的结构
特点、重量及施工环境条件等综合确定,并应制
定;对安装施工中的各种临时受力结构和安装设备的工况
应进行必要的安全验算,所有施工设施均宜进行试运行和
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安装工艺及安全技术方 荷载试验。  
案,对安装设备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进行必
要的验算
(2)安装前应对墩台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并应对支座 或临时支座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
 定系数应不小于 1.3;架桥机过孔时,应将起重小车置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且抗倾覆稳定系 数应不小于 1.5。
1 台吊机起吊,应在吊点位置的上方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 如采用两台吊机起吊,应统一指挥,协调一致, 使构件的两端同时起吊、同时就位。

 将构件临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 T 形梁和I 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
接,防止倾倒
梁、板等构件的安装。
不小于 1.3;架桥机过孔时,应将起重小车置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且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 1.5;不得采用将梁、板吊挂在架桥机后部配重的方式进行过孔作业。双导梁架桥机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①梁体预制及运输、铺 设轨道→②架桥机及导梁拼装→③试吊→④架桥机前移至安装跨→⑤支顶前支架→⑥运梁、喂梁→⑦吊梁, 纵移到位→⑧降梁,横移到位→⑨安放支座,落梁
→⑩重复第⑤~⑨步,架设下一片梁→⑩铰缝施工,完成整跨安装→⑫架桥机前移至下一跨,直至完成整桥安装。
起重机吊装构件时,如采用 1 台吊机起吊,应
在吊点位置的上方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如采用两台起重
(7)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 10d,梁、板上有预留孔道的, 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 4mm 梁、板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孔梁、板全部安装完
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机抬吊,应统一指挥,协调一致,使构件的两端同时起吊、 同时就位。
(5)采用缆索吊机进行安装时,应事先对缆索吊机进行
1.2 倍最大设计荷载的静力试验和设计荷载下的试运行, 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对弯、坡、斜桥的梁、板,其安装的平面 位置、高程及几何线形应符合设计要求。 (6)梁、板安装施工期间及架桥机移动过孔时,严禁行 人、车辆和船舶在作业区域的桥下通行。
  (7)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 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 T 形梁和 I 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
  (8)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 10d,特殊情况应不超过 30d。梁、板上有预留孔道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 4mm。梁、
板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一孔梁、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方
  可进行施工。
  (9)对弯、坡、斜桥的梁、板,其安装的平面位置、高
程及几何线形应符合设计要求。
  (10)当安装条件与设计规定的条件不一致时,应对构件在安装时产生的内力进行复核。
变化 87
P138 P148
10.先简支后连续的梁,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先简支安装的梁,除应符合上述第 9 条的
内容调整
10.先简支后连续的梁,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定外,尚应设置临时支座进行支承在一片梁 中,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 2mm
(2)简支变连续的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
且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湿接头
第 9 点的规定,当设置临时支座进行支承时,对一片梁中的各临时支座,其顶面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 2mm。
 
混凝土的浇筑。  
变化 88
P139 P149
8.箱梁的场内移运及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梁在场内的移运可采用龙门吊机或轮胎 式移梁机,且应预设相应的移运通道。
新增
8.箱梁的场内移运及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梁在场内的移运可采用龙门吊机、轮胎式移梁机
或滑移方式,且应预设相应的移运通道。
变化 89
P140 P150
10.箱梁的架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采用架桥机安装作业时,其抗倾覆稳定系 数不应小于 1.3;架桥机过孔时,起重小车应位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且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应 小于 1.5。
无实质性变化
10.箱梁的架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采用架桥机安装作业时,其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应小 于 1.3;架桥机过孔时,起重小车应位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且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应小于 1.5。架桥机施工工艺
流程参见上述第(一)点第 9 条的有关要求。
变化 90
P141 P150
  内容新增及删减
二、桥梁上部结构支架施工 二、桥梁上部结构支架施工(以现浇箱梁为例叙述)
支架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地基处理→ 支架现浇梁单个施工单元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地基处
支架搭设→底模、侧模安装→支架加载预压→调 理→支架搭设→模板系统安装→支架加载预压→钢筋、预
整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 应力安装→内模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施工→模板、 力张拉→预应力孔道压浆→落架、模板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
(2)支架:支架的布置根据梁截面大小并通过计算确定以确保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 对高度超过 8m 的支架,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
论证,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支架。支架的布置根据梁截面大小并通过计算确定 以确保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要求。对高度超过 8m、跨度超过 18m  的支架,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安全论证,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梁式支架不宜采用拱式结构;必须采
用时,应按拱架的要求施工。梁式桥跨越需要维持正常通
(3)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预压,以
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
行(航)的道路(水域)时,对其现浇支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导流标志,保证施工安
依据,预拱度设置时要考虑张拉上拱的影响,预 全和交通安全。
拱度一般按二次抛物线设置。
(4)模板:模板由底模、侧模及内模三个部分 组成,一般预先分别制作成组件,在使用时再进
(3)支架应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是否采取预压措施,
以收集支架、地基的变形数据,作为设置预拱度的依据。 预拱度设置时要考虑张拉上拱的影响,预拱度一般按二次
行拼装,模板以钢模板为主,在齿板、堵头或棱 抛物线设置。
角处采用木模板。模板的楞木采用方钢、槽钢或
方木组成,布置间距以 75cm 左右为宜,具体的布置需根据箱梁截面尺寸确立,并通过计算对模
(4)模板。模板由底模、侧模及内模三个部分组成,一 般预先分别制作成组件,在使用时再进行拼装。模板以钢
模板为主,在齿板、堵头或棱角处采用木模板。对于一次
板的强度、刚度进行验算。模板的支撑应该牢固, 性浇筑混凝土的箱梁,内模框架由设置在底模板上的预制
对于翼板或顶板采用框架式木支撑。对于一次性 块支撑,预制块混凝土强度与梁体同等级。对于腹板模板,
浇筑混凝土的箱梁,内模框架由设置在底模板上 应根据腹板高度设置对拉杆,对拉杆宜采用塑料套管,以
的预制块支撑,预制块混凝土强度与梁体同等 便拉杆取出,不得用气割将拉杆割断。混凝土的隔离剂应

 
级。对于腹板模板,应根据腹板高度设置对拉杆, 对拉杆宜采用塑料套管,以便拉杆取出,不得用气割将拉杆割断。箱梁混凝土是外露混凝土,要注意混凝土外观,各种接缝要紧密不漏浆,必要时在接缝间加密封条。混凝土的隔离剂应采用清洁的机油、肥皂水或其他质量可靠的隔离剂,不得使用废机油。在箱梁的顶板和横隔板上要根据施工需要设置入孔,以便将内模拆出。由于箱梁底、侧模板安装后,有钢筋、预应力筋、内模等多道工序,作业时间相对较长,往往等到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内有许多杂物,应采用空压机进行清理,并可在底模板的适当位置设置一块活动
板,以便进行清理。
采用清洁的机油、肥皂水或其他质量可靠的隔离剂,不得使用废机油。在箱梁的顶板和横隔板上要根据施工需要设 置人孔,以便将内模拆出。
变化 91
P142 P151
三、桥梁上部结构逐孔施工
(一)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 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 可以采用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适用在多跨长桥,桥梁跨径可达 20~70m,使用一套设备可多次移动周转使用:为适应这类桥梁的快速施工,要求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内容调整
三、桥梁上部结构逐孔施工
(一)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移动模架法)
当桥墩较高、桥跨较长或桥下净空受到约束时,可以采用非落地支承的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称为移动模架法。 移动模架法适用于多跨长桥,桥梁跨径可达 20~70m,使 用一套设备可多次移动周转使用。为适应这类桥梁的快速
施工,要求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变化 92
  P154
  新增
同时,悬臂拼装也具有以下缺点:
 张拉,使结构整体性相对差一些。
 上施工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施工变形控制难度较 大。

备等配置要求高,致使造价偏高。
变化 93
P145  
(4)长线法施工工序:预制场、存梁区布置→ 梁段浇筑台座准备→梁段浇筑→梁段吊运存放、
修整→梁段外运→梁段吊拼。
删减
变化 94
P145 P155
4.悬臂拼装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1)梁段的存放场地应平整,承载力应满足要 求,支垫位置应与吊点一致。
内容调整
4.悬臂拼装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1)预制场地的布置应便于节段的预制、移运、存放及

 
  装车(船)出运;预制台座应稳定、坚固,在荷载作用下, 其顶面的沉降应控制在 2mm 以内。梁段的存放场地应平整,承载力应满足要求,支垫位置应与吊点一致。

 
   
变化 95
P147 P157
1.挂篮设计及加工
(1)挂篮是悬浇箱梁的主要设备,它是沿着轨道行走的活动脚手架及模板支架。国内外现有的挂篮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三角斜拉带式、预应力束斜拉式、斜拉白锚式;按行走方式可分为滑移式和滚动式;按平衡方式可分为压重式和自锚式。对某一具体工程,应根据梁段分段情况, 结合挂篮的重量、要求承受荷载及施工经验对挂篮进行认真详细的设计、除必须满足强度、刚度、 稳定性要求外,还要使其行走、锚固方便可靠, 重量不大于设计规定。挂篮由主桁架、锚固、平衡系统及吊杆、纵横梁等部分组成,由工厂或现场根据挂篮设计图纸精心加工而成:挂篮试拼
后,必须进行荷载试验。
内容调整
2.挂篮设计及加工
(1)挂篮是悬浇箱梁的主要设备,它是沿着轨道行走的 活动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挂篮按主要承重结构形式可分为 桁架式、斜拉式、钢板梁式;按受力原理可分为垂直吊杆式、斜拉式、刚性模板式;按抗倾覆平衡方式可分为压重式、锚固式、半压重式半锚固式;按移动方式可分为滑动式、滚动式、组合式。对某一具体工程,应根据梁段分段情况,根据对挂篮的重量、要求承受荷载及施工经验对挂篮进行认真详细的设计。除必须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外,还要使其行走、锚固方便可靠、重量不大于设计规定。挂篮由主析架、锚固、平衡系统及吊杆、纵横梁等
部分组成,由工厂或现场根据挂篮设计图纸精心加工而 成。挂篮试拼后,必须进行荷载试验。
变化 96
  P157
  新增
分配梁等应专门设计、加工,并不得随意更换或替代。
 面不规则、不平整时应事前处理,应使吊杆能轴向受拉而
不承受额外的弯矩和剪力。
变化 97
  P158
  新增
4.临时固结
对于连续箱梁,梁与墩未固结在一起,施工时,两侧悬浇
施工难以保持绝对平衡,必须在施工中采取临时固结措 施,使梁具有抗弯能力,并应进行必要的施工验算。

 
变化 98
P147 P158
  内容调整

 
   
变化 99
P152  
【案例 2B313016】 删除
变化 100
P153 P163
2B313022 涵洞施工
承包人应按图纸确定的涵洞位置和高程,进行施 工放样测量,并经监理人核准。构造物的基槽底面均应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若基槽底面的 地质状况与图纸要求不时,承包人应根据实际情 况提出处理方案和加固措施,经监理人审核批准 后进行地
理。在软弱地基上修筑涵洞时,应在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规定及监理人批准的沉降期终止后进行。 所有地面以下的隐蔽工程,只有在经监理人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掩埋。禁止施工机械直接在涵管构造物上通过,当涵管构造物上方填土高度大于0.5m 时,经监理人书面批准,方可通过施工机械
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洞的洞身及基 础宜根据地基土的情况,每隔 4~6m 设置一道沉降缝。高路堤下的涵洞,在路基边缘对应的洞身及基础应每隔适当距离设置沉降缝。
内容调整
2B313022 涵洞施工
一、涵洞施工的一般规定
 件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确需变更时,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对地形复杂处、斜交、平曲线和纵坡上的涵洞,应先绘出定位详图,再依图放样施工。
据地基土的情况,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且沉降缝处的两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应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性,并应填塞紧密。预制圆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预制盖板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 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洞身断面。波纹钢管涵可不设沉降缝。 3.涵洞施工完成后,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5%时,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土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填土的每侧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不小于洞身填土高度的1 倍,特殊地形条件下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填筑的压实度应不小于 96%。涵洞顶部的填土厚度必须大于 0.5m 后方可通行车辆和筑路机械。
4.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 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并应保证流水顺畅。
变化 101

 
P154 P163
一、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 标题变动
二、混凝土管涵施工
变化 102
P154 P164
2.涵管预制
为保证涵管节的质量,管涵宜在工厂中成批预制,再运到现场安装,预制混凝土圆涵管可采用振动制管法、离心法、悬辊法和立式挤压法。在运输条件限制时,也可在现场就地制造。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 理
 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相同的管节应堆置在一处,以便于取
用,防止弄错
3.安装管节时的注意事项
 管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 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接管,接缝宽度应不大于 10~20mm,禁止用加大 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 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4.质量检验


断、裂缝、空鼓现象。
缝应与涵管接头平齐,无错位现象。

轴线偏位、涵底流水面高程、涵管长度、管座宽度与厚度、相邻管节底面错口等。
内容调整
2.涵管预制
 制作的环境和条件时,方可在工地设置预制场地进行制 作。管节可采用振动制管法、离心法、悬辊法或立式挤压法等方法进行制作。采用振动法制作管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内外模板产生移位,保证管壁
 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 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管节尺寸允许偏差应为:长度-5~0mm;内径不小于设计值;管壁厚度-3mm,正值 不限;顺直度的矢度不大于 0.2%管节长。
 坏的措施。管涵安装时应对接缝进行防水、防裂处置。 3.管涵基础
管涵基础的顶面应设置混凝土管座,管座的弧形面应与管 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当管节直接放置在天然地基上时,应按设计要求将管底的土层夯压密实或设置砂垫 层,并做成与管身弧度密贴的弧形管座。
4.管节的安装施工要求

时应调整高度使下部内壁齐平;管节应垫稳坐实,安装完成后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临时固定,保证其不产生移位, 且管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采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 平接管安装的接缝宽度宜为 10~20mm,其接口表面应平整,并应采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采用加大接缝宽度的方式满足涵洞长度要求。管节的接缝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变化 103

 
P156 P164
3.拱涵、盖板涵的施工要求
向中间同时对称进行。
现场浇筑施工宜连续进行,避免施工接缝,当涵身较长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接缝应设在涵身沉降缝处。
模板,在缺乏钢木材料的情况下,可采用全部土胎。
的 85%时,方可拆除拱架,且在拱架拆除时应先完成拱脚以下部分回填土的填筑;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拱顶填土。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5%时,可进行拱顶填土,但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100%后,方可拆除拱架。
4.预制拱圈和盖板的安装注意事项
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预制涵洞盖板时,应注意检查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方向,避免发生反向错误。
85%时, 方可搬运安装。
的尺寸。
以砂浆填塞,如系吊环应锯掉
 应先拉毛或凿毛(沉降缝处除外),安装前应浇水湿润,再以 M10 水泥砂浆砌筑。
5.质量检验
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图纸及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求。混凝土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满,无空洞、宽缝、大堆砂浆填隙和假缝。
浆强度、轴线偏位、涵底流水面高程、结构尺寸、
长度、跨径、相邻板块最大高差、顶面高程等。
内容调整,标题顺序调整三、拱涵、盖板涵施工
3.拱涵、盖板涵的施工要求
 间同时对称进行。
 连续进行;当涵身较长不能一次连续完成时,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进行浇筑,施工缝应设在涵身的沉降缝处。现浇混凝土拱圈时,应对称浇筑,最后浇筑拱顶,或在拱顶预留合龙段最后浇筑并合龙。
 模板。采用土胎就地现浇时应有保证浇筑质量的可靠措 施。

①拱圈、盖板的预制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外,尚应注意检查盖板上下面的方向,对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 方向,避免发生反向错误。
②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5%后,方可搬运安装,设计有规定时应从其规定。
③安装前,应检查构件及拱座、涵台的尺寸;安装后,拱圈和盖板上的吊装孔,应以砂浆填塞密实。
④拱座与拱圈、拱圈与拱圈的拼装接触面,应先拉毛或凿毛(沉降缝处除外),安装前应浇水湿润,再以 M10 水泥砂浆砌筑。

①先拆除拱架再进行拱顶填土时,拱圈和护拱的砌筑砂浆 或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5%后,方可拆除拱架,且在拱架拆除时应先完成拱脚以下部分回填土的填筑;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 后,方可进行拱顶填土。
②在拱架未拆除的情况下进行拱顶填土时,拱圈和护拱砌筑砂浆或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 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85%后,方可进行拱顶填土。拱架应在拱圈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方可拆除。

 
(5)拱涵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混凝土或砂浆强度、轴线偏位、涵底流水面高程、结构尺寸、
长度、跨径、砌体平整度等。
 
变化 104
P156 P165
2.箱涵施工注意事项
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木模板,但应保证足够的刚度。
侧的混凝土表面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按设计要 求进行拼接施工。
列事项:①设计无具体要求的,成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5%时,方可搬运、安装;
②成品安装前,应完成成品、地基、定位测量 等的验收工作。
阶段施工。先进行底板和梗肋的混凝土浇筑,然后再完成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浇筑 量较大,两阶段施工有困难时,也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施工。本阶段施工的前一阶段的混凝土强 度要求以及施工缝的处理,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
强度的 85%时,方可拆除支架,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进行涵顶回填。
3.质量检验
及混合材料的质量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求。

 高度、宽度、顶底板及侧墙厚度和平整度等。
内容调整,标题顺序调整
2.预制钢筋混凝土箱涵节段拼装时,接缝两侧的混凝土表 面应采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按设计要求进行拼接施工。拼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强度的 85%,方可吊运、安装。
 工作。
 底板和梗肋的混凝土浇筑,然后再完成剩余部分的混凝土 浇筑。本阶段施工时前一阶段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以及施工 缝的处理,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85%时,方可拆除支架;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方可进行涵顶回填土。设计有具体 要求的应从其规定。
变化 105
P155 P165
  内容调整

 
 

 
   

 
变化 106
P155 P167
2.倒虹吸管施工注意事项

要求进行施工,并应在冰冻前将管内积水排出, 以防冻裂。

 允许渗漏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质量检验


度、轴线偏位、涵底流水面高程、相邻管节底面错口、竖井尺寸、竖井高程、井壁与井底厚等。
内容调整
2.倒虹吸管施工注意事项
进出水口 应设置竖井及防淤沉淀井。施工时对管节接头及进出水 口砌缝的质量应严格控制,不得漏水。填土覆盖前应做灌水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回填土。
 工时,应按冬期要求施工进行,还应在灌水试验后及时将管内积水排出,以防冻裂。
并应按 设计要求及时安装防堵塞装置。
灌水试验 渗水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变化 107
P159 P169
2B313031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防治一、原因分析
1.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 直径较小(导管内径一般为 20~35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 疏通好,当提导管时,形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 造成断桩。
内容调整
2B313031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防治一、原因分析
1.集料级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离析卡管;混凝土坍 落度小;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内径一般为20~35cm),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中断施工,形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灌注中断
造成断桩。
变化 108
  P169
  新增
 用大直径导管;对每节导管进行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
 孔底的距离控制在 25~40cm 之间(注意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回淤泥渣中),同时要能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 1.0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 2.0~6.0m 的范围内。
7.当混凝土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注意不可

 
    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
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
 
,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来  
疏通,也可以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  
导管内的混凝土。  
8.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
笼。
变化 109
P159 P169
1. 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 坍落度要控制在18~22cm,对混凝土方量大、浇筑时间长的大直 径长桩,混凝土配合比中宜掺加缓凝剂。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
用大直径导管。
内容调整
2.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坍落度要控制在 18~22cm。对混 凝土数量大,浇筑时间长的大直径长桩,混凝土配合比中宜掺加缓凝剂,以防止先期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变化 110
P159  
5.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
防导管渗漏。
删除
变化 111
P160 P170
2.预制梁: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强度的差异、混凝 土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稳定、施 加预应力时间差异、架梁时间不一致,导致预拱度计算各种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造成预 拱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理论计算公式本身是建立 在一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本 身存在细微偏差。如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弹 性模量作为施加张拉条件,当标准养护的试块强 度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时,由于梁板养护条件不 同,其弹性模量可能尚未达到设计值,导致梁的起拱值大。千斤顶张拉力误差、钢绞线弹性模量偏差都会引起预制梁的预应力的偏差,进而引起 预拱度偏差。实际预应力超
过设计预应力易引起梁的起拱值大,且出现裂 缝。第三是施工工艺的原因,如波纹管竖向偏位过大,造成零弯矩轴偏位,则最大正弯矩发生变化较大,导致梁的起拱值过大或过小。
内容调整
一、原因分析
2.预制梁:第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强度的差异、混凝土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稳定、施加预应力时间差异、架梁时间不一致,导致预拱度计算时各种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造成预拱度的偏差。第二方面,理论计算公式本身是建立在一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理论计算与实际本身存在偏差。如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弹性模量作为施加张拉条件,当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时,由于梁板养护条件不同,其弹性模量可能尚未达到设计值,导致梁的起拱值大。当计算所采用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大于实际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时,则计算伸长量偏小,这样造成实际预应力不够;当计算所采用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小于实际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时,则计算伸长量偏大,将造成超张拉。实际预应力超过设计预应力易引起大梁的起拱值大,且出现裂缝。第三方面是施工工艺的原因,如波纹管竖向偏位过大,造成零弯矩轴偏位,
则最大正弯矩发生变化较大导致梁的起拱值过大或过小。
变化 112
P160 P170
二、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
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 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
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按要
标题变动,内容调整二、防治措施
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并按要求进行 预压,确保模板的标高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按要求设置
支架预拱度,使上部构造在支架拆除后能达到设计规定的
 
求的时间持荷。
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

系铺装的龄期差。
外形。
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并按要求的时间持荷。 5.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
测值。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
变化 113
P160 P171
2B31303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的防治一、原因分析
(6)在混凝土高度急变以及钢筋保护层较小部位,由于振捣或析水过多,造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二、防治措施
7. 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采用遮阳凉棚的降温措施以降 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内容调整
2B313033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的防治一、原因分析
(6)在混凝土高度突变以及钢筋保护层较薄部位,由于振 捣或析水过多造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二、防治措施
7.大体积混凝土应优选矿渣水泥等低水化热水泥;采用遮 阳凉棚的降温措施、布置冷却水管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同一结构物的不同位置温差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变化 114
P163 P173
2B313037 涵洞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一、原因分析
2.基坑开挖时防排水措施不到位,排水不及时, 基底被水浸泡造成承载力降低等。
内容调整
2B313037 涵洞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防治一、原因分析
2.基坑开挖时防排水措施不到位,排水不及时造成基底被
水浸泡承载力降低,基坑壁坍塌等。
变化 115
P165 P175
  新增
一、公路隧道的分类

公路隧道按跨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小跨度隧道、一般跨度隧迫、中等跨度隧道和大跨度隧道四类, 具体分类标准见表 2B314012-1。
 

公路隧道按长度进行分类, 可分为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和短隧道四类, 具体分类标准见表 2B314012-2。
 
变化 116
P182 P193
 
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12)
内容修改
2.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 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内容。

①混凝土拌制前, 应测定砂、石含水率, 根据测试结果询整施工配合比材料用量。
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时,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和集料级配 应经试验确定, 可采用防水水泥或掺加增强密实性的外加剂。
③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可掺加引气剂。

衬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

①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待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撒落及混入杂物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②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③混凝土拌合物运送到浇筑地点后,应按规定检测其坍落 度。

①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送料入模、均匀布料; 混凝土入校温度应控制在 5~32℃。
②混凝土应从两侧边墙向拱顶、由下向上依次分层、对称、 连续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高差不应大于 1.0,同一侧混凝土浇筑面高差不应大于 0.5m。
③拱、墙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 不得采用先拱后墙浇筑, 不得先浇矮边墙。

①宜采用附着式和插入式振捣相结合的方式振捣。
②振捣不应使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移位。

①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下 7d。
②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 于 14d。
③隧道内空气湿度不小于 90%时,可不进行洒水养护。
变化 117
P183 P194
3. 仰拱和底板施工
仰拱和底板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仰拱混凝土超前拱墙混凝土施工的超前距离,宜保持 3 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仰拱施工宜整断面一次成型,不宜左右半幅分次浇筑;
底板混凝土可半幅浇筑,但接缝应平顺,做好防
内容调整
3. 仰拱衬砌、仰拱回填和垫层施工
(1)仰拱混凝土衬砌应先于拱墙混凝土衬砌施工, 超前距离应根据围岩级别、施工机械作业环境要求确定, 一般不宜大于拱墙衬砌浇筑循环长度的 2 倍。
(2)仰拱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及仰拱填充混凝土不得与仰

 
水处理。
应采用与衬砌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超挖大于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回填,不得用洞渣随意回填,严禁片石侵入衬砌断面(或仰拱断面)。
 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施工。
 100%
后方可允许车辆通行。
拱衬砌混凝土一次浇筑。
 次浇筑,一次浇筑长度不宜大于 5.0m。
2.5MPa 后方可拆模。
振 捣密实。
 100%后方
可允许运渣车辆通行。
变化 118
P330 P340
2B331012公路让设标准体系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 1001 —2017由交通运输部于2017年10月31日发布,2018年1月1 日起实施。公路工程标准体系制定的目的是为使 公路工程标准的构成更加科学和系统,适应公路 工程建设、养护及管理的需要。
体系依据《公路法》《标准化法》,参照现行《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 结合我国公路工程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制定。
体系范围包括公路工程从规划到养护管理全过 程所需要制定的技术、管理与服务标准,也包括相关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方面的评价等标准。
无实质性修改
2B331012公路工程标准体系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 1001-2017由交通运输部于2017年10月31日发布,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公路工程标 准体系》JTG   1001-2017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路工程标准构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适应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养护和营运的需要。
体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法》《收费公路管用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同逍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 一 2009 等相关标准,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5] 1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标
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 一 2020 年)的通知》(国
办发[ 2015] 89 号)等要求, 结合我国公路发展实际制定。
变化 119
P330  
一、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涉及的主要术语
做的分类或划分,并对这些分类或划分所要满足 的一系列指标和要求做出的陈述和规定,也可以 是标准、规范、导则、规程等名称的统称。
目的、技术内容、方法、质量要求等做岀的系列规定。
等的要求。
一规定,包括对其仪器、试验、工艺或计算等操作步骤等的规定。

 
删除
变化 120
  P340
 
  新增
一、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范图
体系范围包括公路工程从规划建设到养护管理全过程所 需要制定的技术、管理与服务标准, 也包括相关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方面的评价等标准。体系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涉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
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木要求的为强 制性标准, 其余为推荐性标准。
变化 121
P330—P331 P340—341
二、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结构
某一门类下的某专项标准。
层。一层为门类,包括综合、基础、勘测、设计、检测、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规范;另一层为专项内容,如设计类中桥涵部分的公路砖石与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专项规范。
内容修改,新增
二、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结构
公路工程标准的体系结构分为三层:
按照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调发展要求所做的标准分类。
和 修订的标准的具体类别。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由总体、通用、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公 路养护、公路运营六个板块构成。
JTG 1001—2017、《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管理导则》和《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 等标准构成。

施 工、监理、造价等模块构成。
境、造价等模块构成。
 养护施工、造价等模块构成。
出行服务、收费服务、应急处置、车路协同、造价等模块构成。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框架如图2B331012-l所示。

 
   
变化 122
P330 P340
三、公路工程体系编号定义
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标准编号为 JTG xxx — xxxx。JTG——是交、通、公三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后面的第一个字母为标准的分类,A、B 类标准后的数字为序号。C~H 类标准后的第一个数字为种类序号,第二个数字为该种标准的序 号,如 JTG D54 表示交通部公路工程标准 D 类第5 种第 4 项标准,短横线后是发布年。
修改+新增
三、公路工程标准编号规则
标准发布年号组成。
JTG (/T) XXXX. X—XXXX。推荐性标准的编号在标准代号后加“/T”表示; JTG是交、通、公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为标准的板块序号 , 其中1代表总体、2代表通用、3代表公路建设、4代表公路管理、5代表公路养护、6代表公路营运; 第二位数字为标准的模块序号, 根据图2B331012-1中所表示的模块顺序由左往右分别从1开始相应编号, 未设模块一级的, 按0编号;第三、四位数字为所属模块的标准序号,按顺序编号, 在具体标准编制中,若同属同一标准,但需要分成若干部分单独成册,并构成系列标准的,从1~9按顺序编号, 前面加“ .”表示;破折号后为标准发布年份, 按4位编号。标准编号示意如图2B331012-2和图2B 33l012-3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快考吧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快考吧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937751842,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