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历史

郧县人-生活在什么时期,距今多少年,居住地

快考吧  发布时间:[ 2022-03-25 15:58:35 ]   发布人:admin   【】 点击数:

导读:

郧县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因出土地名而被中国古人类专家贾兰坡命名为“郧县人” 。 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先后出土两件化石 ,两个化石分别命名为“梁子”和“青曲” 。“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前,属于距今73万年前开始出现的晚期“直立人” 。

发现

1989年,郧阳举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因为此前有人反应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村民在汉江边淘金时,曾从沙砾堆中发现过化石。5月18日,来自郧县博物馆和郧西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来到该村进行现场勘察。当日,在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发现了骨化石。第二次挖掘时将头骨的两块枕部找回,并在附近挖掘出100多块石器。 “郧县人”2号头骨“青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直立人”阶段人类骨化石中,保存最为完整头骨化石。

复原

1990年代,自“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后,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复原方法,但由于技术限制,头骨复原工作一直无法开展。因为“郧县人”头骨被挤压变形,脑腔里的软物质已经被坚硬的钙质胶结物替代,使对头骨化石的复原、观察和测量的难度加大。 直到2003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计算机断层成像室进行合作,对郧县人头骨的255个层面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仪扫描,并使用扫描得到的资料建立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以及用亚洲晚期直立人中的“爪哇人”和“北京直立人”作为参照,从纵、横方向对头骨复原弧度进行估算。 然后交由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由中、法两国研究人员共同对郧县人2号头骨“青曲”进行计算机复位和修复研究。 通过研究结果测算出“郧县人”的脑容量值为1065毫升左右,接近于“北京直立人”的脑容量平均值1075毫升,表明“郧县人”处于直立人阶段。

再次发掘

2003年12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施工建设。计划2010年向中国北方供水,到时丹江口水库周边方圆300公里的部分区域将被永久淹没,影响涉及学堂梁子遗址所处的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虽遗址核心区在坡上,且学堂梁子遗址总计124200平方米,但工程将淹没遗址核心区的外围,也就是坡下部分地区,为防止会对核心区的文物遗址造成影响,2008年2月中旬,湖北省文物局对学堂梁子遗址进行深度发掘,以保护这一重要遗址。

新发现

2012年2月,郧县弥陀寺村青曲中学的一位教师杨正林在学堂梁子遗址上发现一把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3厘米的石斧,之后杨正林又在附近发现其他石器。经武汉大学考古专家初步鉴定,杨正林发现的这些石器,应该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使用的石器。

石,以及多个年代人类生活过的痕迹。他曾去东非大裂谷考查了半个月。他认为,东非大裂谷是人类的摇篮,其中一支迁移到如今的长江三峡地区后,一直繁衍至今,是我们的祖先。

黄万波曾提出了“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等学术观点。他说,所谓“大三峡”,是指长江流域,包括长江支流所辐射的地区。经过21年的考古工作证实,长江三峡集中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址,这里已成为我国古人类化石分布最为密集和最有连续性的地区。200万年以来,三峡地区一直有人类活动痕迹,长江“大三峡”是中国古人类的故乡。

文化特征

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公王岭在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登上公王岭,即发现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就在这两层埋藏上之间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和三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在陈家窝则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

在蓝田人产地发现的石制品仅三十四件。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研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听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獏、爪兽、硕弥猴和免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匼河文化匼河村属山西省芮城县,位于西侯度西南的黄河岸边。1959年调查时发现若干石器地点,1960年对其中几个点进行了发掘,总共在十一个地点发现①吴汝康:《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第1期。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石制品一三八件,以及烧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②。除6055地点是发现于红色土之下的泥灰岩层中以外,其余都是发现于红色上之下的砾石层中。前者很少受水冲磨,后者则多有不同程度的冲磨现象。

石制品的原料除极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多数是采自当地河滩的石英岩砾石制成的,不少制品还保留有原砾石的岩面。匼河石器的制法主要是锤击法和碰砧法,也有砸击法,有的用原砾石的平面作台面,有的则用已打过石片的疤痕作台面。石片大多宽短。石器器形有砍斫器、刮削器、太三棱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多用石片加工而成,也有由石核制成者(如石球等)。砍砸器分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刮削器则多为单面加工,即从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

与石器伴出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三趾马、肿骨鹿、斑鹿、剑齿象、纳玛象、水牛和野猪等,其时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与蓝田人的年代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快考吧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涉及商用,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快考吧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937751842,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原文来自:全历史,网址:https://www.allhistory.com/。

相关推荐




在线咨询